还有10天,视美影视传媒就将正式迎来2021年春节档。
作为全年产生票房最多的电影档期,春节档自然是各片方使尽浑身解数的必争之地。从预售票房榜开始,就已弥漫着浓厚的硝烟味。
而为了获得更好的票房成绩,这几天各大片方和影院之间也在反复拉锯,以期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排片,从而能有更好的上座率和预售成绩。
然而在大家都关注的票房、排片背后,其实还暗藏着另外一条“战线”。这条“战线”在这些日子里也将无比繁忙,这就是——电影拷贝的制作与发放。虽然大多数观众并不了解这个环节,但它却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电影上映期间,影院能否正常放映视美影视传媒想看的那些电影。电影拷贝从制作到发放,其中有不少门道和讲究,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值得分享。这次就借这个机会,掰开了揉碎了,和大家讲讲电影拷贝的方方面面。正好去年年底张艺谋的电影《一秒钟》里就有相应的情节,主角张译在片中拿到的就是电影《英雄儿女》的胶片拷贝。视美影视传媒可以看到拷贝的外壳上会标有发行公司的名字以及这卷拷贝的一些具体信息,包括拷贝号、片名、色别、语言、幕别以及这是总卷数中的第几卷等。由于胶片比较昂贵,在战争年代更是稀缺资源,甚至会进行管控,所以那时电影拷贝也同样稀少。电影《一秒钟》就反映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看一场电影有多么困难,同时民众又有多么的期待。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范伟饰演的电影放映员在当时能有如此高的地位。
除了成本高昂以外,胶片拷贝另外一个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体积庞大,运输和保存都非常不方便,有时候还会酿成“悲剧”,使得拷贝彻底报废。1997年上映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胶片拷贝就由9盘长达2000英尺的胶卷组成,摞在一起还是比较沉的。而开启3D电影时代的《阿凡达》的IMAX胶片拷贝要是完全展开,甚至长达17公里。因此胶片拷贝无论从成本、运输、保存等各方面来说,都为电影的放映制造了诸多门槛与困难,幸好视美影视传媒迎来了数字化时代。2004年,广电总局印发的《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开启了中国电影数字化的大门,电影院也开始逐步摆脱原始的胶片拷贝。那么现在的电影拷贝都是什么模样,又是如何进行制作与发放的呢?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如今的电影拷贝就是一块块移动硬盘,外观模样和大家平时使用的移动硬盘几乎别无二致,当然还是会有一些小小的差异,下面我就直接开箱一些真实的电影拷贝来做具体的介绍。首先以上海电影技术厂有限公司的这块电影拷贝为例,下图为存放该拷贝所用的塑料外壳,标示了电影拷贝的所有单位以及所在地址和联系电话。当视美影视传媒打开外壳后,就会看见里面有一块银色的移动硬盘,周围的海绵填充物起到保护的作用。取出这块移动硬盘翻到背面,除了依然有技术厂的一些资料外,还能看到这块电影拷贝的基本信息,比如电影的片名、片长、格式以及这块拷贝的制作日期等。这可以帮助相关人员识别这块拷贝究竟是用于哪部电影的放映。作为电影拷贝的移动硬盘和视美影视传媒平时家用的移动硬盘有哪些区别呢?
如下图所示,从左至右分别是SATA接口、指示灯、USB2.0接口、开关以及一个DC IN+5V的电源接口。而视美影视传媒平时用来下载存放电影或者各类文件资料的移动硬盘一般不会有这么多的接口和开关,毕竟使用场景和需求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那么这类用于电影拷贝的移动硬盘一般容量有多大呢?下面则以另一块中盛创新公司的拷贝来举例。从侧面就可以看到上面的标识——1TB。视美影视传媒通常在网络上下载的电影,小则不到1个G,大的也多为4-5个G,当然一些蓝光高清资源会更大一些。而用于院线放映的普通2D电影每部大小一般至少是几十个G甚至两百个G不等(3D、IMAX等特殊格式的电影更大一些),例如前不久上映的《拆弹专家》大概166G,所以像上面这样一块1TB的拷贝,一般也能存放至少几部院线电影了。
这块移动硬盘的接口一样也包含了一个5V的电源接口,一个USB2.0接口和SATA的串行接口。因此,如今的电影拷贝通过数字化技术已经可以大大减小体积,极为便携,揣在口袋里就能直接带走,再也不会像《一秒钟》里那样为了运送一部电影的拷贝而发生那么多囧事了。当然,依然会有像诺兰、昆汀这样的顶级导演继续保持着对胶片的热爱,只是时代浩浩汤汤,绝大多数电影院都已经彻底告别胶片拷贝了。上海电影博物馆就存放着大量已经废弃的胶片拷贝,蔚为壮观。不过即便电影拷贝如今已经非常便携,其制作与发放依然是一份繁重的工作,因为中国实在太大,电影院也实在太多。比如一部电影要全国公映,那么就意味着需要给全国每一家电影院寄送一份该电影的拷贝。而全国当下至少有近家电影院正在营业,也就至少需要制作并发放近块拷贝,也就是块移动硬盘,份快递。那么拷贝一般是怎么制作的呢?说来也挺简单。当片方确定好最终版文件以后,就可以交给技术厂制作所谓的“母盘”,成本大概在2-3万元左右,然后再以母盘为基准进行拷贝制作就可以了,差不多就可以理解为“复制粘贴”。
当然,就像上面介绍的,全国公映的电影需要制作1万多份拷贝,像视美影视传媒平时操作电脑那样Ctrl+C然后Ctrl+V肯定是来不及的,一般都是利用所谓的数字电影硬盘拷贝机来集中进行拷贝。上面一排排插着的就是用作电影拷贝的移动硬盘了,每个接口都是独立运作,数据传输速度可达每分钟18个G,当这样的拷贝机多台串接,一起工作的话,1万多份拷贝的制作大概几天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了。拷贝制作结束后自然就是打包发送,一万多份快递,工作量属实不小。还记得2019年上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吗?该片10月22日官宣定档10月25日正式上映,从定档到上映仅仅3天时间,留给拷贝寄送的时间非常紧张。为了电影可以如期上映,工作人员连夜打包寄送,甚至有人亲自坐飞机把电影拷贝送到各大影院。所以拷贝的制作发放费用也是每一部电影的硬性支出,而且不管你是商业大片,还是小成本文艺电影,这方面的费用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以普通2D电影为例,全国公映的话,单单拷贝及寄送这方面就得花费至少十几万元,如果赶时间,使用顺丰寄送,自然会更贵。所以像一些票房只有区区几十万甚至几万元的电影,真的连所谓的“盘钱”都回不了本,更别提宣发费用和拍摄成本了,真的是血亏。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一块移动硬盘可以装下多部电影,但是这些电影的片方并不能联合起来只支付一块电影拷贝的制作与寄送费用,而是每部全国公映的电影,每个片方都要独立支付至少十几万元,其中的油水可见一斑。专门介绍电影产业的阿追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一块肉,从冰箱里拿出来,经过无数人的手递到了厨子那儿,肉没有变化,但是每个人手上都沾了油。或许会有人想问,虽然移动硬盘相对胶片而言已经方便高效很多,但是直接采用网络传输不是更便捷更实惠吗?是的,其实像上海的一些国际影展展映的电影正是通过数字卫星接收的方式来下载拷贝的,妖灵妖也曾多次撰文介绍过相关的案例。但这依然不是主流的获取电影拷贝的方式。一方面,网络传输的速度确实还不够快,下载时间较长,且要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网络传输下载存在一定丢帧或者说丢数据包的可能,下载的拷贝不一定完整,甚至根本就无法正常播放。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定的冗余和“浪费”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如果采用网络传输的方式,那些拷贝公司和快递公司的利益就势必会受到巨大影响,他们自然短期内是不会主动推动这方面的改变的。不过随着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又将赢来新的变革,到那时,我再写一篇新的文章吧。电影院自然是需要把数据复制到电影放映机内。全国有大概7万多块银幕,对应着7万多台放映机,所以需要7万多块拷贝吗?当然不是,就像上面介绍的那样,每部电影每家影院只需要一块拷贝即可,要么直接复制到中央服务器,供下面的每台放映机共同使用,如果没有类似设备,就挨个复制到每个影厅的放映机服务器内就行了。上图就是一台放映机,体积很大,噪声也很大,照片左上角则为观察窗,可以看到影厅内的具体放映效果。
那么当拷贝复制到放映机内就可以直接放映了吗?不能。因为还需要所谓的“密钥”,虽然很多人都将它读作mì yào,但其实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读音是mì yuè。当你顺利读取出电影拷贝中的所有文件时,你会发现它和视美影视传媒平时使用的文件格式是非常不一样的,一般会包含图片和声音的MXF文件,还有XML格式的编写播放列表文件,以及索引文件等。
以上文件都会打包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就是视美影视传媒常说的DCP,喜欢看影展的影迷会非常熟悉,它就是Digital Cinema Package的首字母缩写。上图即为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拷贝的主要文件示例,其中就包含了非常重要的密钥清单。
那么电影密钥具体指什么呢?它也有一个英文缩写,叫KDM,即Key Delivery Message,也就是密钥传输信息,负责传送密钥的文件,主要包含以下三类信息:②密钥参数,主要是密钥的时间窗(有效时间段),即电影放映档期,也就是这部电影只有在这段时间内才能正常放映;③受信任设备列表(TDL, Trusted Device List),即经授权的合法设备的列表信息,可以视作放映机的服务器。简单理解的话可以把它粗略当做一串起到密码作用的数字和字母,只有当电影院同时获取了拷贝和密钥才能真正播放一部电影。密钥的主要作用是有效防止院线电影被盗版,同时还能借此控制电影院放映该电影的时间段,起到发生偷票房、幽灵场等现象。例如去年全球电影票房冠军《八佰》的发行通知里就明确规定了密钥生效的时间是间歇性的,每天夜间23点至次日上午9点之间电影院无法正常放映《八佰》。这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多讨论甚至是争议。一般影片密钥由发行方向中影、华夏等机构申请,提供电影的基本信息以及想要放映的时间段、影院编码、服务器序列号等相关内容,中影、华夏等机构就会根据相关信息制作密钥并在网站上悬挂出来。电影院的放映老师届时登录网站下载密钥即可正常放映电影了。很多片方为了让电影院更多地将自己的片子排映在黄金场次,所以在点映期间,一般会将密钥的有效时间设置在下午或者晚上,这样就可以限定电影的放映时间,而避免那些例如工作日上午这样很难有人来看的无效场次。下图即为华夏网站上关于如何下载密钥的一个简单教程。另外就是,片方对密钥的申请操作一定要前置,否则就会出现密钥来不及制作而导致无法正常播放的放映事故了。密钥的制作除了可以限定时间以外,还可以限定到具体的某个影厅,比如根据1号厅的服务器序列号制作的密钥就只能让1号厅的放映机正常放映,这个密钥在2号厅是无法使用的。因此一旦这类密钥已经完成制作,就无法更换影厅了。这就是所谓的“一片一机一号”,也就是说每一个影片在每一台放映机上都有一个唯一的密钥。在这种情况下,影城之间是无法互借拷贝的,即便有一样的拷贝,但由于密钥不同,依然是无法使用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或者是在影片大范围公映期间,片方一般都会选择制作“全天全厅”密钥,尽量不去做过多的限制。
而当密钥到期后,片方还可以申请延期。《拆弹专家2》就在前不久获得了密钥延期,公映密钥延至2月11日,可以继续放映,拿下更多的票房收入。接下来的问题是,当拷贝中的内容已经传输到电影院放映机服务器以后,拷贝如何处理呢?
当然是寄回去,让拷贝公司重新循环使用。如上面展示过的拷贝上都会印刷寄回地址,像上影厂还会在拷贝包装内附上一张影院告知书,要求影片正常上映以后,就立即把拷贝寄回。如果拷贝丢失或者损坏的话,一般需要赔偿大概千把块钱,倘若一直不寄回拷贝,或者不愿意赔偿损失,这家电影院就会被拷贝公司拉黑,再也无法获取新电影的拷贝。
而这些作为电影拷贝的移动硬盘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使用,直到被用坏为止。当电影院已经将拷贝寄回,同时又删除了服务器内的数据,但是突然接到客户想要包场放映这部电影的请求怎么办?很简单,去联系发行方重新寄一块拷贝就好了。倘若快递来不及,在密钥为全天全厅开放的情况下,也可以找隔壁影城调用拷贝,一样可以正常放映。上图即为某两部电影的硬盘补发。影城收到拷贝后,重新复制到放映机的服务器内,就又可以正常放映了。
OK,对于电影拷贝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最近这些日子里,全国将至少有几万块电影拷贝穿梭在大街小巷,寄往各地的影院,为今年的春节档放映提供基础条件。春节档的巨量票房如今要占到全年总票房的近10%,是很多三四线城市影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去年视美影视传媒与整个春节档擦肩而过,希望今年可以安然度过。就地过年的当下,作为一个普通影迷,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在春节期间安心地看到自己想看的电影。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视美影视传媒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连城易脆 来源/新片场(ID:xinpianchang)
原文:/s/-IdOJOwSb2iI21xr3l2AdA